中国教育报头条关注山东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工作-凯发k8天生赢家

作者: 出处: 山东农业大学 日期: 2017-12-26

1226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在头版头条位置,刊发题为《贫困帽摘了 精气神足了:山东农大创“五变”特色扶贫模式,助“三无”人员找到致富路》文章,介绍我校助力乡村振兴,以产业发展撬动脱贫致富的特色做法,为山东农业大学在精准脱贫中的勇于担当和主动作为点赞。

文章以我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,在帮扶村开展精准扶贫,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工作案例为切入点,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“专家变顾问、成果变项目、科技变产业、输血变造血、短期变长期”,校、地、企合作的“五变”特色扶贫模式,全景展现了山东农大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“人物群像”。

文章说,多年来,山东农大始终坚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,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标准,紧紧围绕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,广大师生活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,围绕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,全员参与、人人出力,组专家团队、送技术成果、引资金项目、建特色企业,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写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。

全文如下:

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

山东农大创“五变”特色扶贫模式,助“三无”人员找到致富路

贫困帽摘了 精气神足了

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静

五变模式新花样,群众领导来赞扬,夏谢五村变了样,群众收入能增长,农大专家来帮忙,一年会比一年强……”近日,在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夏谢五村的分红大会上,一段快板引得在场村民掌声不断。

这几年,山东农业大学的‘第一书记’和专家教授给村里拔了穷根,让我们村真脱了贫、脱了真贫。”夏谢五村党支部书记徐玉平告诉记者。

夏谢五村位于东平县最东部,距县城15公里,古有“东临汇河观鱼跃,西靠象山听凤鸣”的盛景。虽有美景近在眼前,但夏谢五村却是个十里八乡都知道的省级贫困村。2015年,全村355户中贫困户有215户,几乎每家都有外出打工的人。

20152月,作为山东省委、省政府派驻夏谢五村的“第一书记”,山东农业大学教师吴绪东第一次来到村子,发现村民普遍缺少技术,更缺少对市场的了解,“没想法、没资金,贫困就像一个怪圈,怎么走也走不出来”。吴绪东挨家挨户聊家常、摸民情、找穷因,决心要帮村民拔穷根。

从那时起,借助山东农业大学的人才和科技优势,吴绪东带着村两委成员反复研究论证,把发展“草鸡”养殖作为脱贫的一条途径,请来专家,引来技术,带来资金和项目,动员村民建起企业和合作社。

很快,“草鸡”变成了金凤凰,夏谢五村彻底变了样。“仅此一项,就帮助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4.94万元,一下子增加到2017年的52.7万元;人均年纯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2000元,增加到2017年的5378元。”徐玉平说。

事实上,吴绪东并不是一个人在“战斗”。“在脱贫攻坚战中,农业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担当。”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说。近年来,围绕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,山东农大全员参与、人人出力,组专家团队、送技术成果、引资金项目、建特色企业,专家教授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写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。

专家教授来到田间地头,手把手教农民技术,把产业链上的企业吸引到村里来投资,让专家变顾问、成果变项目、科技变产业、输血变造血、短期变长期,逐渐形成了一条校、地、企合作的“五变”模式特色扶贫发展路。

脱贫路上,最难的不是大多数,而是那些‘无想法、无能力、无动力’的‘三无’人员。”吴绪东说。当大部分人都已经在“五变”模式的带动下走上脱贫路时,山东农大的扶贫目光又聚焦到了这部分“三无”人员身上。

产业扶贫才是撬动脱贫致富的支点,对于农业大学来说,关键是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,把农业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动力,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,提升贫困户持续脱贫的‘定力’。”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说。

夏谢五村村民辛配臣今年55岁,因为老伴常年卧病不起,自己也无法外出打工,老实巴交地种着3亩地。农闲时也就在村头晒晒太阳、打打牌,是出了名的贫困户。

吴绪东把辛配臣“拉”进了建设养鸡大棚的工程,每天有100元工资。可是,眼看着大棚一天天建好,辛配臣可能又要面临“失业”。

大棚是建好了,养鸡咱又不懂,干不了啊!”辛配臣失落地说。“我也不懂,但咱有农大的专家指导嘛!我和你一起干,咱边学边干,肯定能干好!”吴绪东鼓励他。

就这样,吴绪东帮辛配臣承包了一个养鸡大棚。20165月,在山东农大刁有祥教授的帮助下,养殖场入栏了第一批鸡苗。刁有祥还给辛配臣和所有养草鸡的贫困户在大棚里开起了课——喂多少料、加多少水、什么状况配什么药、打针打在哪个部位、怎么调控鸡棚的温湿度等。老师讲得清清楚楚,辛配臣听得明明白白,不久就成了村里有名的“鸡医生”。

3个月后,辛配臣照料的第一批草鸡顺利出栏。“我们家两口人,每人每个月分红455元钱,加上我的工资一个月3000元,3个月就拿到了一万一。”辛配臣乐开了花,干劲儿也上来了。

类似辛配臣这样的例子,几乎在山东农业大学每个对口帮扶村里都有那么几户。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、无所事事,到后来的干劲十足、自力更生,扶贫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,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。

截至目前,山东农大已先后派出16位“第一书记”,在东平、沂蒙老区对口帮扶了9个村,其中6个村已完成脱贫任务,该校“第一书记”工作队获评全国扶贫先进工作队。该校园艺学院教师李玲还担任了五莲县科技副县长,围绕“小国光”做出了苹果产业大文章,仅这一个项目,就给全县带来了超过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,直接惠及当地贫困群众。

在更多贫困地区,还有一大批山东农大的农学专家正在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,创作物高产,保粮食安全;园艺专家正在指导建设有机蔬菜大棚、山地休闲观光采摘园,孵化现代特色农业产业;动物科技专家正在帮助建立散养家畜家禽园,培养新型职业农民;林学专家正在指导村民建立苗木合作社,抱成团做大做强林木经济。一系列特色产业在这些曾经贫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山东农大的专家不仅帮我们摘了穷帽子,更让我们挖掉了穷根,过上了好日子。”已经在山东农大“第一书记”和专家教授帮助下,走上致富路的东平县戴庙镇司里山村党支部书记陆家军说。

据徐剑波介绍,多年来,山东农大始终坚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,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标准,并紧紧围绕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,广大师生也活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。学校在192个县、910个村、162个企业建立了1100多个科研示范基地,为“三农”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网站地图